指导单位:中组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主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红色领航,画出最大同心圆——暨南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王忠耀 吴春燕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暨南大学校本部教学大楼的西面墙上,镌刻着的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殷殷嘱托,金光闪闪,格外夺目。“上课途中每每路过,都会感到暨大的荣光与肩上的使命,提醒自己好好学习,早日成才,担当好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香港籍学生陈童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百年侨校暨南大学不断强化以党史为主体的“四史”宣传教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内地、港澳台侨、华人及海外留学生三类人才培养,画出最大同心圆。从课堂到实践,从线下到线上,学习教育形式多样,引导师生学思践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以特色党史课堂铸牢理论根基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更要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寻根溯源,让初心和使命成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内生动力;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在新学期“思政第一课”上的讲授,深深感染了学生们。

每学期开学,书记校长为学生上“思政第一课”,在暨大已经成为惯例。今年,“思政第一课”将党史与校史紧密结合,内涵更加丰富。林如鹏和校长宋献中为新生讲授了《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课,各学院党委书记也纷纷开讲,覆盖全校所有新生。

自今年3月以来,暨南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党史大家讲”主题微党课活动。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等,纷纷以党史为主线,融合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四史”、谈体会,营造出“时时可以受教育,处处能够听党课”的学习教育氛围。目前,全校31个二级党组织已开展微党课200多场。

微党课《青春心向党 奋斗新时代——走近珠海“红色三杰”》,就是暨大学生党员从年轻人视角出发,通过挖掘珠海三位著名红色革命人物杨匏安、苏兆征和林伟民的革命事迹,演绎的一段让人身临其境的跨时空对话。

虽然拍摄时间紧张,但无论是文案推敲、服装准备还是场景设计,作为主讲人的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研究生吴士璇,一直坚持和同学们反复打磨,精益求精。“我们希望能够拿出一份有诚意、用心用情用功的作品,以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吴士璇说。

如何让微党课更加生动新颖、喜闻乐见,让“四史”学习多几分趣味,学校进行了不少探索。“全英微党课”《全球疫情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全球直播,面向身在世界各地的师生开讲,获得广泛传播。“红色音乐党课”则以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开启,让党史学习教育“有声”又“有色”,让学生在音乐中铭记初心使命。

1.jpg

暨南大学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梅州红色之旅。资料图片

以红色基因传承强化理想信念

讲台上,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从包中掏出一个被精心包裹着的物件。打开包裹,一个被珍藏多年、写有“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搪瓷杯展现在学生眼前。这一幕,发生在暨南大学“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宣讲团”成员——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原副校长、抗美援朝老战士肖淑利带来的特殊党课上。老人徐徐道来的一个个生动而令人振奋的故事,让近百名同学沉浸其中。

作为肖淑利的抗美援朝战友,同为暨大“五老宣讲团”一员、今年业已88岁高龄的暨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关汉夫,讲起党课来同样不遗余力。在宣讲中他唱起《你是灯塔》《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歌曲,用铿锵有力、满怀激情的歌声引领在场师生重温那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除了盘活学校丰富的“五老”资源,暨南大学注重用好用足建校115年以来涌现出的“最后一课”“东南民主堡垒”等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学校精心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打卡点”,暨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举办的“暨南红色基因”主题展览,就是最具特色的展览之一。全国首个学生党支部——暨南大学学生党支部创立者恽代英、“江姐”式英雄人物林维雁、“余则成式”地下工作者殷启辉、“抗敌捐躯第一教授”姚名达,主题展览囊括了暨大波澜壮阔的革命奋斗史。

“展览取名为‘红色基因’,与我们生科院的专业特色相匹配。”生科院院长黄亚东指出,我们是做生命科学研究的,许多专家教授一辈子都在研究基因。而基因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遗传,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我们学党史、缅怀先辈,最重要的是把精神传承下去。

在暨大,影视创作这一同学们擅长并钟爱的技能,也成了大家亲身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绝佳形式。学校鼓励师生创作和演绎红色故事,通过创作舞台剧、话剧,参加短视频大赛等方式,让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更好地入脑入心。

在暨大师生们原创的红色影片《觉醒时代——以少年之名》中,主创们“穿越”在“抗日战场保家卫国”“澳门回归举国欢庆”“疫情肆虐勇往直前”等意义非凡的历史现场,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我们用穿越这种形式把几代人的革命精神串联起来,既能讲述几代人的革命故事,也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参演学生李东昊说,一场穿越,实现了一次思想上质的飞越。

为了让同学们沉浸于角色中,在拍摄革命战争岁月时,参演同学耳中播放着枪林弹雨之声,而在拍摄澳门回归的片段时,播放的则是回旋起伏的《七子之歌》。演出中,导演刘煜婕印象最深的是抗击疫情中医护人员请愿上前线的片段。“看到这个片段,就觉得共产党员不是虚幻的符号,而是一个个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普通人,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她谈道。

2.jpg

暨南大学校门。资料图片

以爱国主义教育共筑同心圆

广州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暨南大学港澳台侨学生响应抗疫青年志愿者召集令,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奔赴抗疫一线,开展核酸检测、重点人群核酸筛查、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截至目前,全校累计有500人次以上港澳台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投身校内外抗疫工作,为抗疫贡献青春力量。

在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港澳台侨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暨南大学现有逾1万名在校港澳台侨大学生。学校充分聚焦港澳台侨大学生的特点,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持续开展“爱党·爱国·爱校”主题教育文化实践活动,增进港澳台侨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在润物无声中推动港澳台侨学生与内地学生同向同行、共享共融,传承红色基因。

5月28日清晨,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一支由暨南大学师生组成的小分队着装齐整地出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对于小队里不少来自港澳台以及日本的学生和毕业生代表而言,无疑是解锁了又一个“人生首次”。“长期在国外很难看到升旗仪式,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内心感到非常激动。”一位毕业生说。

“百年之路,对于我们港澳台侨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本最具意义的教科书。因为有1921,所以才有2021。因为有无数先辈的奋勇拼搏、不屈战斗,我们才能生活在繁荣富强的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忘记过往百年的艰辛历程,身为新时代新青年,一定要加倍努力、好好学习,提升自我、早日成才,回馈社会、报效祖国。”来自香港的2020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郭雪薇表示。

每逢寒暑假,港澳台侨学生可以参加中国文化之旅和省内国情教育研习营,走读中华大地,增进“四个认同”。参加学生领袖成长计划,到古田、井冈山、延安、遵义等地开展学习……学校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提供精品课程,全方位引导学生自觉用行动书写爱国情怀,用奋斗诠释使命担当。

来自澳门的2020级金融学学生何仲谦表示,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作为炎黄子孙,他感恩于革命先辈们所付出的血泪与汗水,为身上流传的红色基因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伟大富强感到骄傲!

荣光与使命,已融入每一个暨大人的血液。海内外暨大人正意气风发、拼搏奋进,为这所百年侨校增添更多荣光,也为更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画出更大的同心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