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坚持党史学习与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用“深度、温度、力度、速度、热度、态度、精度”,为全校师生办好了“要事、小事、大事、急事、难事、烦心事、平常事”七件事。
用深度办好要事。开展调查研究,是实践活动的首要之事。学校党委坚持“动”起来、“深”下去,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用活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实现搞调查、抓整改、促发展、惠民生协同并进。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项目,围绕干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思政队伍建设等9个专题,通过线下访谈、座谈等方式,线上问卷、开设“书记、校长”邮箱等方式,让更多意见更加原汁原味地提出来。全校建立“我为师生办实事”清单台账,近百件事项全部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时间到点。
用温度办好小事。小事虽小,不为不成。学校细心考虑广大师生办公需要、学习环境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展好了免费拍摄“最美证件照”、制作简历、维修电脑、检测手机、清洁教学楼等各种“微实事”;积极推进以社团为主体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化建设,70个学生社团打造书法培训、手语教学、科技制作等44门“我同青年开课”第二课堂兴趣班,创新拓展思政教育,覆盖学生近2000人次;新增校内办公电话互打短号拨叫功能,持续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列支范围及注意事项、数据库应用等专题讲座咨询。
用力度办好大事。大事着力,久久为功。学校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整体推进子女教育、福利待遇等师生关注的大事,切实增强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加强附属子弟学校师资建设和办学质量,面向全国引进优质师资,进一步满足广大教职工对子女享受更优质基础教育的迫切需求;积极争取到省发改委150万元的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建设教职工3岁以内婴幼儿托育中心,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计划年内开工,预计明年9月份投入使用;单位缴存个人月公积金基数人均上浮301元。
用速度办好急事。急事时急,速办速结。努力为困扰师生的急事开辟“绿色通道”,解决“燃眉之急”。结合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总计投入87.5万元,对25个基层党组织党委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对办公楼、教学楼等师生密集场所进行重点布置;新增考研自习室,并将开放时间延长为每天15小时,及时开放6处有空调的学生活动阵地供暑期留校学生自习使用;投入近3000万元,有序推进南区电力扩容、北区管网改造工程、家属区加装电梯,完成校史馆建设、南区西大门及配套工程、南区田径场翻修等重点民生工程。
用热度办好难事。知难不畏难,扛事不避事。学校持续关注学生就业、校园环境整治等难事,狠下功夫,长抓不懈。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月”活动,举办“百强赣鄱名企进校”等招聘会954场,提供岗位数49400余个,学生求职参与18265人次,研究生就业率持续领跑全省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全省第1;举办线上考研复试、口语及调剂等专题讲座,切实满足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的所想所盼所求;制订明细清单,从校园绿化保洁、路面维修改造、食堂用餐环境、宿舍卫生管理、垃圾分类回收等方面,对校园环境进行限时整治。
用态度办好烦心事。烦心烦事,用心用情。学校全面了解、持续解决广大师生及离退休老同志方方面面的烦心事,尽心尽力排忧解愁。首次为教职工报销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电子资源账号使用经费,满足教师个性化科研需求;主动为行动不便的离退休老同志提供“快递上门”、更换灯泡、维修插座、修补门窗等服务;积极疏通、改造校园积水路段排水沟,解决家属区屋面积水、渗漏问题,更换老旧、存垢的路灯灯罩等;申请将公交家校专线延伸至教职工集中居住小区,保障学生上学便利安全。
用精度办好平常事。平常事也是身边事。学校精准聚焦教师上下班、在校用餐、体育锻炼等平常事,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优化通勤车路线、升级改造教工食堂,免费举办教职工体育项目培训班、教职工子女中考体育公益培训班、托管学生课后辅导班等,进一步方便教职工工作和生活;整合各部门服务指南和办事清单,简化盖章、报账等办事流程,全新推出图书馆智能标识系统,上线自助打印服务系统,实现个人证明材料打印、校园卡在线缴费等事项24小时全程自助。